保密局天津站的核心圈,包含了一位少将和四个中校。这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背景下,显得异常不合常规。根据当时军统(保密局)高级特务沈醉、郭旭、成希超、程一鸣等人的证词,其他大区或省站,除了区长和站长,通常还应该设有一位“督察主任”,类似于《渗透》中的李维恭这一职务。虽然历史上的吴敬中(原名吴敬中)并没有担任督察主任,但许多知名人物,如周养浩和文强(《特赦1959》中的刘安国),却曾担任过这一职务。周养浩曾是保密局西南特区副区长兼督察主任,文强则在军统局北方区担任区长,并且一度兼任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、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。他在1946年晋升为中将,这与他担任督察处长的经历密不可分。军统特务晋升中将本就非常困难,但担任正规军的督察职务后配资怎么玩的,晋升变得相对容易。文强之所以能够晋升中将,是得到了第八战区司令胡宗南和第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的推荐,而戴笠的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,这令文强深表感激。
文强晋升为中将后,在戴笠坠机后感到职场上的危机,于是通过程潜的关系调往湖南。接替他的是吴敬中——这位原本在蒋建丰的指示下担任保密局天津站站长之前,已经在多个重要职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。他曾先后担任过军统西北区区长、第八战区长官部调查室主任、东北区区长以及北满站站长。按照时间推算,吴敬中曾是文强的下属,后来接手了文强在东北建立的特务网络。当时东北已经被文强的黄埔四期同宿舍、林同学掌控,毛人凤为了顾及蒋建丰的面子,把吴敬中调到了天津,并且破例没有设立督察主任职位,这样天津站便成了吴敬中独裁决策的地方。
展开剩余73%在电视剧《潜伏》中,吴敬中和他手下的四个中校构成了职场中的典型人物,呈现出各种职场特质。如果我们将《潜伏》看作历史剧兼职场剧的话,一定能从中汲取到不少职场智慧。吴敬中能够果断地处决陆桥山,而郑介民对此束手无策,这并非夸张。无论郑介民是军统的最后一任局长、保密局的第一任局长,还是国防部的次长、二厅厅长,他都不可能为了陆桥山与吴敬中翻脸。即使郑介民想与吴敬中对立,吴敬中的同班同学、小蒋也会出面劝和。吴敬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,他既能与戴笠保持良好关系,又能与毛人凤紧密合作,同时也与蒋建丰、郑介民之间维持着深厚的同窗情谊。
吴敬中最终决定放过陆桥山,余则成的劝说不过是给吴敬中一个台阶下。无论余则成是否出面,吴敬中都不会将陆桥山处死,因为那样做对郑介民来说难堪。吴敬中的处事哲学非常精妙:不至于将事情做得过头,适可而止,避免将对方逼入绝境,始终懂得留有余地。正是这种灵活而巧妙的做事风格,使得吴敬中比马奎、陆桥山和李涯更显高明。那些挑战吴敬中权威的人,最后无一幸免,尽管他们并未直接死在吴敬中的手中,但他们的职业生涯早已在吴敬中心中宣判了死刑。
马奎、陆桥山和李涯的失败,正是因为他们在职场上犯了同一个致命错误:挑战了吴敬中的权威。马奎自认为给毛人凤做过保镖,陆桥山觉得自己是郑介民的亲信,李涯则认为自己在南京有强大的后台。这些人都以为通过推翻吴敬中,他们能够迅速晋升,没想到吴敬中有百般手段让他们彻底“升天”。其实,马奎是否真有那样的“背景”,吴敬中心中自有一把尺;陆桥山和李涯的内讧,正好为吴敬中所用。而吴敬中并不会为了这些“小人物”而与郑介民或毛人凤撕破脸皮。
读者或许会问,如果您是郑介民或毛人凤,是否会因为马奎、陆桥山这种小人物与吴敬中翻脸呢?马奎、陆桥山和李涯以为他们能够抓住吴敬中的弱点,可是他们不知道,吴敬中所做的事,不仅仅是毛人凤和郑介民所做过的,甚至戴笠也不乏类似的举动。最终,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毛人凤和郑介民面前“说了不该说的话”。毛人凤曾指示吴敬中处置马奎,郑介民对陆桥山的死毫无反应,而吴敬中则一如既往地冷静。马奎、陆桥山和李涯都未能看清自己所处的局面,以为通过和吴敬中的关系交换利益能够提升自己的位置,最终却因为高估了自己在职场中的地位而自食恶果。
与此同时,余则成与这三位中校的处事方式截然不同。他清楚地知道,自己首要效忠的对象是吴敬中,而不是毛人凤或郑介民,这种忠诚和服从让他在职场中站稳了脚跟。余则成从未考虑过是否要成为站长,甚至是否当副站长对他来说也无所谓。他的职场智慧在于,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,不越俎代庖。与马奎、陆桥山、李涯不同,余则成懂得低调行事,知进退,从不与上司争斗。
“天之道,不争而善胜;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”这正是吴敬中的智慧所在。他不同于沈醉,沈醉总是瞄准毛人凤的椅子,而吴敬中和余则成知道,在那个时代,局长和站长的职务不过是浮云,唯有实实在在的金钱和权力才是不可撼动的基石。马奎、陆桥山和李涯的争斗不过是为自己的利益争取短期胜利,却最终被吴敬中和余则成的宽广眼界所制胜。
保密局天津站少将与四个中校的不同结局,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——如何在职场中正确定位自己,学会与上级合作,而不是与其对抗。吴敬中的高明之处在于,他明白“适可而止”的道理,而余则成则懂得“顺势而为”的智慧。而马奎、陆桥山、李涯的悲剧,正是因为他们盲目挑战了权威,失去了对职场的深刻理解。
发布于:天津市铁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